由上海城投公路集团制作的昆阳路越江大桥(即闵浦三桥)主线建成并敞开交通,标志着闵浦二桥和松浦大桥之间长达10公里浦江岸线无越江通道的交通壁垒成为历史。
工程北起闵行区东川路,跨越黄浦江后在西闸公路以北落地,终点与奉贤区浦卫公路改建工程衔接,全长约3.49公里。其间,越江大桥部分长约1.94公里,主桥规划为独塔斜拉桥。
昆阳路越江大桥是上海黄浦江上第13座越江大桥,也是继奉浦大桥、闵浦大桥、闵浦二桥、虹梅南路地道之后,奉贤区连接黄浦江北岸的第五个过江通道。作为黄浦江上最年轻的成员,昆阳路大桥发明着归于自己的新纪录。
该桥在黄浦江中心设墩,为了减少对航道的影响,主桥根底选用承载力更强扎根更深的1.5米大直径钢管桩。每根钢管桩长度达70米,竖起时相当于25层楼的高度,重量达60吨。70根70米长的主墩钢管桩沉桩时总锤击数高达35万次,为大桥“扎根”黄浦江打下坚实根底,发明了上海市内河航道桥梁桩基深度和难度的新纪录。
和之前的越江大桥不同,昆阳路越江大桥引桥选用桥梁全预制装配技能进行制作,大桥各类构件先在工厂内进行预制,运至现场后再行组装,这也是该工艺初次在跨江大桥中使用。不仅有效减少了现场支架现浇的工作量,大大缩短了施工作业时间,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对周边水源保护地形成的影响。一起,大桥在引桥制作中,高达23.15米的双根双节立柱,发明了现在上海预制组装立柱的最高纪录。
昆阳路越江大桥是一座能“走”的大桥,规划初期便考虑到人与非机动车通行过江需求,主桥的整体式箱型主梁选用了共同的“错层布置”规划,上层供机动车辆通行,双向6车道,规划时速60千米/小时;基层供人非通行,行人和非机动车可通过两岸16部笔直电梯抵达主桥的基层桥面,从而完成过江。
因人非笔直升降电梯涉及多种电气设备,根据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准则,人非慢行交通越江系统在确保严厉运转调试和充分运营保证的前提下,力求于今年12月底对社会公众敞开。
在昆阳路越江大桥引桥、接线路途的沥青铺设过程中,初次选用了无人摊铺机编队,在摊铺、温度监测、初压、复压整个过程中,多台机械设备依靠5G通讯技能、北斗定位导航系统以及大量传感器不断反应和修正,沿着预先设定路径分组进行多个工序的沥青摊铺施工,从而完成了无人驾驶摊铺的使用场景拓宽,也为满意多样化的城市制作需求打下坚实根底。
大桥主线建成通车,将有效改进区域越江通道缺乏的现状,为浦江两岸的市民提供更高效快捷的出行方法,一起也为完善上海市干线公路网布局,促进上海中南部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