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西雙版納、普洱、德宏、景洪市等地相繼舉行潑水節,這一傳統民族節日也招引了全國各地遊客。以雲南熱門旅行城市西雙版納為例,西雙版納州文化和旅行局數據顯示,西雙版納傣歷1385年新年節,即潑水節期間,西雙版納州招待遊客200.21萬人次,同比增加310.35%;旅行總收入21.16億元,同比增加291.13%。
景鑒智庫創始人周鳴岐承受年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明,從全年來看,7月、8月的暑期以及11月至次年3月才是旅行旺季,而4月其實是冷季,但從現在西雙版納靠潑水節「出圈」的背面可見,文旅融合是未來旅行工業叠代的大趨勢。

潑水節帶動旅行熱
「現場盛況讓人意想不到。」梓玲(化名)對年代周報表明。為了體會雲南潑水節,她4月12日抵達西雙版納後第二天就趕到了潑水廣場,「現場人實在太多了,簡直是人擠人的狀態。並且大家潑起水來,都是水,都看不到人。」
除了潑水節外,西雙版納當地的旅行項目也是人滿為患。梓玲表明,去野象谷、傣族園時一向堵車,去告莊時下午4點到晚上10點半的交通十分擁堵,「簡直堵到置疑人生」。
受潑水節影響,西雙版納四月查找量增加顯著。特征的自然環境、民族風情、東南亞風味招引各地顧客。傣味、燒烤和民族服飾,在去哪兒渠道共享熱度更高。
不僅如此,旅行工業鏈上其他業務也火爆了起來。悟空租車相關負責人向年代周報記者表明,2023年潑水節活動康復線下舉行,雲南訂單較去年顯著增高。其間,4月1日至16日的意向訪客量環比增加100%,查找量也有顯著增加。

為影響消費,雲南各地官方賬號也隨之熱烈起來。德宏文旅在其抖音賬號開展2023年芒市潑水節直播活動,並直播開幕式和萬人潑水現場;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民族歌舞團,在耿馬融媒體中心抖音賬號,發布了專門創作潑水舞曲《up耿馬》,向廣闊遊客宣布「約請」。
周鳴岐表明,許多旅行目的地有不同的民俗體會,也具有獨特的招引力,這是文旅融合的表現,同時文旅融合也將是未來旅行工業叠代的大趨勢。不過,相關企業在規劃相關文旅項目時,在具有獨特民族文化的區域應側重挖掘更有活力、可體會的項目,而其他區域則可以結合多元化的文化,打造遊客喜聞樂見的體會性產品和節慶。
|